登录注册 退出
  • 首页

  • 机构介绍

    • 组织架构
    • 本会介绍
    • 机构证书
    • 组织章程
    • 管理制度
  • 新闻资讯

    • 本会动态
    • 慈善政策
    • 慈善新闻
    • 各地资讯
    • 慈善文萃
  • 慈善项目

  • 公益基金

    • 冠名基金
  • 信息公开

    • 收支明细
  • 慈善文化

    • 爱心慈善企业
    • 爱心慈善家
  • 捐赠方式

    • 捐赠方式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新闻资讯

  • 本会动态
  • 慈善政策
  • 慈善新闻
  • 各地资讯
  • 慈善文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 “慈善筑迹”江门市困难家庭家居改善项目

    已筹款:¥1635030.01
  • 江门市慈善会“慈善童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陪伴项目

    已筹款:¥116639.85

如何反思“罗一笑”事件?

2016-12-12 15:33

如何反思“罗一笑”事件?

 

d:/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如何反思“罗一笑”事件?.jpg

 

    几天前,想必不少人的手机都会被《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刷屏——5岁的孩子身患白血病,父亲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用感人的语言记录女儿的患病经历,并开通打赏功能筹集医疗费。无数陌生人或饱含同情转发此文,或为可怜的小姑娘捐出一点医疗费。这本来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然而事情却出现了“反转”。有消息指出,罗一笑的父亲罗尔有3套房产,该事件幕后更有营销公司在助力。12月1日,罗尔及涉事公司联合向社会公开道歉。同一天,微信官方也宣布,经过协商,微信平台将在3天内,将260多万元赞赏资金原路退还给用户。一腔热血变成了一地鸡毛,有人对罗一笑的父亲罗尔大加指责,有人则害怕慈善环境会因此受到伤害,还有人觉得公益捐赠需要专业的组织来进行操作。那么,我们该从“罗一笑”事件中思考些什么呢?

    (来源于新华社、《法制晚报》、《现代金报》、《京华时报》)

 

喧闹声中更应保留那份爱心

    如今,捐款潮已经演化为满屏的质疑和问责,这当然不难理解。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在北上广打拼的人来说,罗尔的经济实力令人艳羡,大家自然接受不了“你比我有钱却还向我讨钱”的状况。更重要的是,人们感觉自己的善良似乎又一次被愚弄了……就像此前发生过的、不止一次的“诈捐”事件。

    但事实上,这件事所带来的“心里阴影面积”或许不该那么大——毕竟,可怜的孩子是真的身患重病,真的在生死线上挣扎;毕竟,房子倘若未拿到房产证就暂时不容易出售变现,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对于一些公司不讨喜的营销手段,我们不妨一笑而过。但那些在病魔手中挣扎的孩子,却绝不能因为成人世界复杂的套路而失去人们的关爱。

    一方面,我们呼吁更多的人对罗一笑在内的白血病患者伸出援手。或许,有的孩子家境富裕,卖房卖车可以筹集医疗费,但是要真正治好白血病就需要骨髓移植。所以,真正的爱心不仅仅是少下一次馆子、少打一次车而捐出一点零钱,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加入骨髓捐助、无偿献血的行列。我们期待着罗一笑小朋友在“不差钱”的同时,也能早一点具备骨髓移植的身体条件和配型条件,从而真正地好起来。

    另一方面我们理应想到,在医院里、大山或乡村里,还有很多无法求得关注的患儿,正面临比罗一笑更悲惨的境地。没有“会讲故事”的父母,没有保险,没有营销平台帮忙炒作,一些更需要关注的孩子或许正在忍受病痛的折磨。

    所以,我们最需要的并不是质疑和指责,而是更靠谱、更公正的平台或者说“中介”。通过一个权威的平台,大家的善心善款可以聚在一起进行相对公正的分配,而善款救治过一个患儿之后的余款,也不会被家长拿来购物、旅游,而是转给更需要的孩子。

    总之,我们可以对此事背后的套路一笑而过,却理应保留对不幸者施以援手的真性情。而保持了这份爱心,才能推动我们为慈善的规范化想出更多办法,为网络捐助的平台搭建起更好的未来。

 

掺假的慈善注定都会满盘皆输

    只要转发《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患病女童就能获得1元捐款,这笔钱将由某机构捐出。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有“魔力”的消息,很少有人能够抵挡住其诱惑。

    事实上,即便我们心里对某机构拿着病人做营销存在不满乃至鄙夷,但我们以转发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想法——只要能实现慈善的目的,我们并不会太在意慈善实现的手段。不过,我们包容营销式慈善的前提,在于这里面真存在慈善。如果这场营销本是一场谎言,或者是假多于真,就容易激发民愤。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女童或许并不像文章所暗示的那样需要帮助,女童的家庭条件甚至优于不少捐助者。人们有爱心,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可以被欺骗。

    这也难怪,当事件另一面浮出水面,人们便纷纷表达对女童家长与某机构的愤怒和斥责。或许在法律上,这家恶意炒作的机构难以得到追究,但实际上,这家机构已失去了绝大多数人的信任,获得的只是恶名,掺假慈善注定满盘皆输,这是最大的惩罚。

    相对于某机构给的合作费,罗尔得到更多的,则是网友对文章的“赞赏”与捐款。或许善款之多已超出了预期,但不得不说,之所以善款充足,是由于罗尔隐瞒了部分事实真相。网友们进行“赞赏”显然并非因为文章写得多么好,而是基于这个悲情故事和其女儿的遭遇,而进行施善。

    其实,类似事件并非孤例。去年,95后女生杨某通过微博谎称父亲在爆炸事故中被炸死,网文获赞赏9万余元被警方以诈骗罪刑事拘留。对此,司法机关有必要予以重视,以司法解释或者典型案例发布等方式,进一步明确涉求助网文赞赏的法律尺度。

 

慈善营销消费掉了珍贵的爱心

    一个事件,莫名其妙突然就刷屏了,你一定要保持警惕,因为这可能是一场别出心裁的网络营销。“罗一笑”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很显然,“罗一笑”事件已经变得让人觉得恶心了,人们感觉受了欺骗和伤害。罗一笑小朋友是已经不用愁钱了,可其他真正贫困的白血病孩子们愁啊,谁还敢相信他们呢?“罗一笑”事件对慈善的营销型“过度消费”,舀走的是别的患病儿童碗里的粥。

    罗一笑小朋友的确很可怜,罗尔先生大概也没想到会获得这么多关注、这么多捐赠,但是,搞效果营销的小铜人公司肯定是知道的。这不就是他们擅长搞的事件营销吗?

    前几天,大家都很关注长得像马云的“小马云”,很多人跑去捐款捐物,其实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只不过当那些人炒作“小马云”时,大家一看就明白,“罗一笑”事件,却要想明白了才知道。

    对我们来说,老是有这种剧情反转的事,能够带来什么启示呢?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要因为你的关心影响了你的判断,那样你的善意就会被人利用,非但没有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换来一肚子不愉快。

 

网络募捐急需引入第三方监管

    实时通讯工具和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网络募捐,各类求助信息借助公众号、朋友圈等平台,汇集爱心、善念与正能量。但应当看到,“爱心捐赠”演变成“爱心被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极大地伤害了公众献爱心的积极性。

    从近年来出现的数起引发舆论质疑的网络募捐案来看,有的求助信息中关键信息缺失、失实,有的募集资金使用混乱,富余资金处置不当,种种网络募捐过程中的“猫腻”成为引爆舆论的焦点。尤其在没有取得相关慈善业务资质的个人或企业发起的网络求助或募捐中,公众爱心捐赠面临的道德风险更大。缺乏外部独立的监督力量对网络捐赠的信息发布、捐助过程、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成为公众爱心频繁受伤的关键因素。

    罗某为女求助事件,是今年9月1日慈善法施行以来发生的一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此事让我们看到,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亟须建立。

    慈善法明确把互联网列为发布慈善信息的重要平台,未来网络捐赠会随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不断增加。对于借互联网平台发起的求助和捐赠,尤其应当构建独立于捐赠方、受赠方、募捐方的监管机制,利用第三方机构的力量对所发布求助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迫切性进行审核,推动募捐过程始终保持在阳光透明的状态下,在募捐结束后持续监控爱心捐赠资金的流向,合理利用好项目富余慈善资金,确保每一份爱心都有一个符合善意的归属。

 

江门市慈善会 版权所有,本网站标注来自本站内容均为原创,转载请保留来源

地址:江门市广新路18号 邮编:529000 电话:3503111

Email:jmscsh@qq.com 粤ICP备18021642号-1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江门市慈善会